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这首《送别》是一代又一代人传唱的经典之作。但是关于它的词作者——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李叔同的故事,却显得有些神秘。11 月 25 日晚,音乐话剧《李叔同》(校园版)在南京艺术学院黑匣子剧场上演,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师生情谊为主线,演绎李叔同悲欣交集的人生
音乐话剧《李叔同》(校园版)以李叔同和刘质平的师生情谊为主线,串联起李叔同平生几件主要事件,表现李叔同 悲欣交集 的人生,以及师徒二人 男儿奋袂 之成长。
当帷幔升起,只见弘一法师稳坐台中央,缓缓诵道。 何谓音乐? 故事在学生刘质平的回忆中正式开始,回顾李叔同与他传业授道解惑的种种 …… 剧中展现了李叔同在艺术教育中的 应使文艺使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 的人格教育观和对刘质平的影响,以及二人之间山高水长、君子之风的师生情谊,并借此发出对人生本身的一种追问。
音乐在李叔同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李叔同》也同样离不开音乐。除了剧中角色 刘质平 现场拉大提琴外,舞台两侧还有古琴演奏。该剧编剧、导演王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古琴演奏者也是剧中人物, 古琴并不是用来伴奏的,更多的是跟自己对话,比如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心声都是通过古琴表现出来的。
2019 级导演班学生全员参演,提前感受 毕业大戏
希望通过这部剧呈现出一个平凡人所具备的、有情有义的李叔同,以及平凡人所不具备的、能超越自我的李叔同。 王婷是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的一名导演教师。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音乐话剧《李叔同》(校园版)中的所有演员,都是来自该校 2019 级导演班的大三学生, 班里一共有 13 名学生,大多数都是 00 后,全部参与其中。
记者注意到,有些学生要一人分饰两角,而有些角色则是交由两个学生来演绎。 导演先要自己会演,才可以帮助演员去调整。我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舞台上体验作为一个演员的整体过程,以至于以后自己在做导演的时候,有所体悟。
王婷坦言,参演音乐话剧《李叔同》(校园版)这样一部完整的剧作,对这些仍在念大三的学生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据她介绍,导演班的学生在大一时要做表演练习、导演元素事件和小品,大二要学习画面小品、音乐音响小品、剧本片段, 像目前大三就做非现实主义片段。整个大学四年的教学,最后会以一个毕业大戏作为教学成果来呈现。所以说这次做《李叔同》这样一部戏,等于是提前升格了。
排练时间仅有一个多月,业务收获比压力更多
虽然早在三年前,王婷就想把李叔同的故事搬上舞台,但是直到今年 5 月份,在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首期培训营上,《李叔同》的剧本创作才正式开始。10 月 22 号左右,我们才真正下地排练。和这次演出也就隔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所以,我作为指导老师,对于学生们最终能有这样的呈现,还是很满意的。
题材寓意深,剧中故事发生的年代与现在相隔较远,半文言文性质的表述方式 …… 这都是音乐话剧《李叔同》(校园版)的创排难点。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剧中饰演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两位同学,会通过吃素、禅修、剪短头发等去体验人物内心。
汪海若是剧中"李叔同"的扮演者之一。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刚接到角色的时候有些担心,因为原来没有很多的舞台经验,怕自己诠释不好角色, 但此次参演让我学到了‘修心’,做一件事情可以像李叔同先生一样心无旁骛地去做,我觉得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在剧中饰演 刘质平 一角的陈实看来,自己在这一个多月中也收获了很多, 剧中李叔同先生写的信、上课讲的话等台词,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解了真、务实循序等教诲。
此次亮相 2021 紫金文化艺术节,王婷表示这对于她和学生们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原创剧目需要这样的呈现平台,不仅仅是从学校里走到校园外的时空概念,而是经过打磨后,能有更好呈现的原创土壤概念。
12 月 17 日,音乐话剧《李叔同》(剧场版)将由呼吸剧社在青春剧场上演。据王婷介绍,不同于校园版,这一版本的《李叔同》更多的是以李叔同个人经历来展开,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都会换成另外一套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