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首页 > 首页
“名为师生,情同父子”:校园版话剧《李叔同》何以动人
发布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2146

“记得那是民国元年——1912年的杭州,我在浙江第一师范读书。那天,我竟大着胆子将自己的两篇习作呈给先生……”舞台上,学生刘质平回忆起与恩师李叔同相会的那个雪夜。他风尘仆仆,早早来到教室门外等候,等来的却是先生的一句“质平,可去矣。”于是,他有些不情愿地同先生道别,转身向着积雪尺深的黑暗中走去,“我当时不明所以。犹然不知,我和先生的师生情义,竟贯穿了我的一生……”

11月25日晚,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竞演剧目、“金陵小剧场”展示季重要内容——校园版话剧《李叔同》在南京艺术学院精彩上演。该剧以李叔同和刘质平的师生情谊为主线,串联起李叔同平生的主要事件,讲述先生“悲欣交集”的人生,以及师徒二人“男儿奋袂”之成长。


 

“宜有所信仰,求精神之安乐”

 

台上四幕环绕,泛黄的光晕汇聚成一句“悲欣交集”,于黑暗中赫然而立,映照进每一位观众心里。“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琴声渐起,隐约窥见帷幕后禅定孤坐的身影,似真似幻,带领大家走进一代佛学宗师的岁月往事……


话剧《李叔同》通过“山色”“花香”“世梦”“观心”四章展开叙述,以古琴演奏贯穿整场剧目。舞台上没有现实主义的过多布景,只留下一座坛城、四张帷幕、些许光影,给观众带来无限遐想。在营造“悲欣交集”氛围的同时,传递人物心灵的对话,体现角色找寻自我的过程。


“宜有所信仰,求精神之安乐。”早在三年前,将“李叔同”搬上校园舞台的愿望,就“种”在了该剧编剧及导演,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导演教师王婷的心里。“得益于江苏省的原创剧本孵化项目,今天,话剧《李叔同》终于为大家所见。先生的许多人生经历,我都深有共鸣。以话剧的形式向先生致敬,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内省。”

“深悲早现茶花女,盛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李叔同的一生绚烂而神秘,每一段故事都值得细品。王婷介绍,话剧《李叔同》之所以选取其“得意门生”刘质平作为切入,首先是想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体现向先生“学”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满腹诗书但孤傲任性的学生,到后来成长为颇有影响力的一代音乐家,无论在专业素养还是在精神人格的提升上,刘质平都经历了‘质变’,而这离不开恩师李叔同的谆谆教导。”此外,刘质平也是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希望通过话剧演绎的形式,将刘老在音乐领域的信仰传承延续下去。”王婷说。

 

话剧就像一面“镜子”,表演是对自我的修缮

 

话剧《李叔同》自今年10月底开始排演,到如今首演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弘一法师的人物形象及内心世界,两位分饰男主角的演员甚至坚持了30多天的“吃素”计划。同时,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修禅、打坐、冥想……“在成为李叔同或弘一法师的同时,我慢慢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信念感。”剧中李叔同(弘一法师)饰演者,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19级导演系学生汪海若表示,从锦衣玉食、才华横溢的李公子,到洗净铅华、皈依佛门的弘一法师,先生用一生成就了一部传奇。“无论我们的人生平凡抑或伟大,只要能像先生那样心无旁骛地去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能‘所愿有所得’。”万事修心,是汪海若饰演角色一个月以来最大的收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剧中李叔同的另一饰演者刘子粤认为,一开始,老先生离自己很遥远,存在于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在不断地推敲与反思中,他渐渐发现,演绎话剧本身就是一个寻找自我、重拾自我的过程。“话剧就像一面镜子,我把自己丢进剧中,随主人公度过一段波澜起伏的人生。在角色的人物性格中,也能反观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从表演中不断弥补短板,不断自我修缮,是“李叔同”带给刘子粤的至深体悟。


“先生告诉我什么是真,什么是务实循序,什么是‘不可信太冷,不可信太热’……”在剧中刘质平饰演者陈实看来,通过演出的不断探索,自己的心境也变得更加澄澈。

 

师生至浓情谊,触动观者心音

 

通过恩师李叔同的悉心培养和倾力相助,刘质平顺利考入东京音乐学校专修音乐理论与钢琴。当面临留学费用问题的巨大困扰时,李叔同毫不犹豫地从自己每月的工资薪酬里拨出20元给他,维持他的学业,一直“到他毕业为止”。

李叔同与刘质平,名为师生,却情同父子。他们有着对音乐共同的理解、热爱和向往,有着共通的艺术理想和同维的精神向度。但他们又是不一样的:富家翩翩公子,仿佛拥有了一切,却又告别了一切;贫寒学子留洋归来,带回音乐理想,却又恰逢动荡时代,命途坎坷难自知……


“师生情谊至真至切。在话剧的有限时间内呈现完整丰富的表达,非常不容易。”一位教师观众表示,整部剧妙就妙在没有刻意突出音乐,而是让大提琴、古琴等乐器的音律贯穿到剧情里去,让舞台变得更加立体,让观众的沉浸感、体验感更加强烈。


观看完演出,南艺电影电视学院21级导演系学生回忆起自己成长路上的恩师,“艺考生的道路总要有些取舍,但是我高中的数学老师,却坚持给我们课后义务补习,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艺考前,我突然得知要多考两个门类的考试,压力很大,情绪低落,是老师的积极开导、耐心鼓励,给了我很多直面心灵的勇气……”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熟悉的《送别》旋律再次响起,李叔同与刘质平间视若知己、情同父子的师生情谊,流淌在每个人心里。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16
25-04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2025年硕士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细则
29
25-03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 2025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工作细则
03
25-03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2025 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和...
22
24-11
2024-2025第一学期南京艺术学院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通知(学生版)
01
24-11
2024年度下半年普通话测试通知(教师版)
17
24-10
2024戏剧与影视学院研究生秋季论文答辩评审津贴
12
24-10
戏剧与影视学院2024校级博士研究生科研与实践优培计划拟推荐名单公示
11
24-10
戏剧与影视学院2024年校级研究生优秀课程拟推荐公示
11
24-06
2024年度普通话测试通知(学生版)
13
24-05
2024电影馆学术放映季 | 第九期:《唐人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