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美的实践|戏剧与影视学院“乡音新韵·语筑未来”推普实践团深入皖北乡村 开启语言文化赋能之旅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10

近日,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乡音新韵•语筑未来”推普实践团奔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实践活动。

团队由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陈力洋老师带队,团队成员来自南京艺术学院大三年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及大二年级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均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出色的表达能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语言文化的双向赋能,助力乡村语言生态优化,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


  • 调研语言困境,锚定实践方向

镇头村作为皖北地区典型的方言区,长期以来面临着普通话普及率低、方言依赖度高的双重困境。实践团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当地普通话达标率仅为43%,而留守老人对方言的依赖度高达78%。这些数据背后,是村民与外界沟通不畅的现实难题,是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受限的发展瓶颈,更是方言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的深层危机。语言,作为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基石,其存在的障碍直接影响了村庄的全面振兴。

基于此,实践团锚定目标,力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破解语言困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不仅与村民深入交流,还采访了大量外来游客以及当地超市、餐厅和文旅开发项目的负责人,试图从多维度剖析语言问题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游客们普遍反映,在与村民沟通时常常因方言障碍而难以顺畅交流,影响了旅游体验;而超市和餐厅的老板也提到,由于员工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顾客满意度和店铺口碑受到一定影响。文旅开发负责人则表示,语言问题不仅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这些调研结果进一步凸显了推广普通话、优化语言环境的紧迫性。



  • 创新推普路径,点燃学习热情

实践团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教学活动,队员们为村里的小学生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趣味课堂。他们带领孩子们玩起了有趣的语言游戏,教他们练习经典的普通话绕口令,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队员们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诠释绕口令。一开始,孩子们还有些羞涩,但在队员们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下,他们逐渐放开胆子,认真地跟读、模仿,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和清脆的童声。

此外,队员们还教孩子们唱普通话歌。他们选择了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小燕子》等,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孩子们发音吐字。在欢快的旋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普通话水平。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纯真的笑容和清脆的歌声,为这个宁静的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 走街串巷宣传,普及语言意识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知,实践团成员们走进镇头村的大街小巷,开展了普通话宣传系列活动。队员们手持精心设计的普通话宣传册,向过往的村民发放,并耐心讲解学好普通话对于个人发展、子女教育以及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大爷,学好普通话,出门办事方便多了,还能吸引更多游客来咱村旅游呢!”“小朋友,普通话可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哦,学会了以后去别的地方上学、玩耍都不会有沟通问题啦!”队员们用简单易懂的话语,结合生动的例子,向老人们和孩子们普及普通话知识。村民们围拢过来,有的仔细聆听,有的主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不少老人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以后要多学学普通话;孩子们则拿着宣传册,好奇地翻看着,对普通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宣传活动覆盖了镇头村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累计发放宣传册300余份,与50余位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有效提升了村民对普通话的认知度和学习积极性,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 推普初展实效,点滴牢筑基础

通过一系列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活动,“乡音新韵·语筑未来”推普实践团在镇头村的语言环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尽管短短的实践时间无法彻底改变现状,但团队的行动为乡村语言文化的优化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普通话推广方面,实践团共组织了多次趣味课堂活动,覆盖了80多名村民及小学生,累计培训时长超过30小时。队员们通过设计贴合生活的教学场景,如绕口令游戏、普通话儿歌教学等,帮助村民和孩子们纠正发音、提升普通话交流能力。活动过程中,很多村民从最初的羞涩不敢开口,到逐渐能够自信地用普通话进行简单对话,这种点滴进步令人欣慰。

团队还与当地超市、餐厅和文旅开发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语言环境对经济、文化影响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改进语言教育提供了参考。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实践团不仅为镇头村的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乡村语言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次实践活动虽短,但它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岁月中生根发芽。

  • 语言承载文化,书写振兴篇章

此次实践活动,是南京艺术学院青年学子深入乡村、服务社会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语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有力探索。通过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的有机结合,实践团为镇头村搭建起一座通往外界的沟通桥梁,让村民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将乡村文化传播出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的延续。未来,期待更多乡村能点亮语言之光,让语言与文化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14
25-10
戏剧与影视学院2025年秋季毕业研究生申请学位积分审核情况
23
25-09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
05
25-09
戏剧与影视学院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情况汇总表(公示表)
12
25-06
2024-2025第二学期南京艺术学院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通知
16
25-04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2025年硕士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细则
29
25-03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 2025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工作细则
03
25-03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2025 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和...
22
24-11
2024-2025第一学期南京艺术学院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通知(学生版)
01
24-11
2024年度下半年普通话测试通知(教师版)
17
24-10
2024戏剧与影视学院研究生秋季论文答辩评审津贴
Top